七月份的商业后街,天气很热。“老李”推着那辆自行车走在这条熟悉的路上,车筐里面放着那个用了多年的藏蓝色手提包——这条路,他走了三十多年。
60岁的"老李"退休了。1981年6月,一个青涩的年轻人走进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区分局黄瓦街派出所,开始了他的从警生涯。三十多年如一日,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斑白,他把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这条街区的安宁。
辖区的每一方土地都是热爱
从斌升街派出所的撤销到黄瓦街派出所的成立,李志勇一直都守护在街巷里。“东门街、长发街、黄瓦街、商业后街、商业街、多子巷、仁厚街、长顺中街、东城根中街。”谈起责任段里各条街道的掌故和逸事,他眼中亮起光、如数家珍:“这些街名都是有来历的哦。”
下段时,李志勇爱和街坊邻里拉家常,这是他从“老革命”那里学到的经验,从住在这一带的老人那儿,他听到不少引人遐思的传奇故事。“传说长发街以前有个尼姑庵,里面住了个长发尼姑,当年附近很多人生了怪病,尼姑为拯救病人,把自己的头发烧糊后入药,治好了不少人,这条街因此得名长发街。”“多子巷以前叫刀子巷,民国时期,军阀刘湘住进去后觉得刀子巷不吉利,才改名叫多子巷。”故事自然有趣,过程更是重要的。正是这样和小区居民的密切交流,李志勇了解了段上的一砖一瓦、历史脉络和风土人情,也正是从这些故事开始,李志勇拉近了段上居民的距离,把握了院落情况和社情民意。
三十多年的时光,本身就算得上是一段历史。“东望少城花满烟”这个曾被写进左思的千古雄文《蜀都赋》,出现在杜甫和陆游锦锈诗篇之中,文脉源远流长、底蕴深厚的片区,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神奇与美丽。李志勇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守护者,见证了历史的发生,他的工作生涯和商业街社区宛若一场命运的邂逅,给予着这方土地最清澈的热爱。
听,退休党员“老李”的告白
7月1日,成都市公安局组织召开了2025年第二期“赓续红色血脉·传承警察荣光”荣誉退休座谈会,李志勇受邀参加。
“当年一辆自行车办案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,如今这些高科技手段,真是我们那时不敢想的!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,希望青年民辅警们继续砥砺前行!奋勇拼搏!”座谈会上的交流分享,李志勇感触万千,"从手写笔录到移动警务通,从自行车巡逻到无人机巡查,这些年的变化真是太快了!"最后合影留念环节,他摩挲着胸前的党员徽章说道,"但永远不变的是这枚徽章的分量。"
退休的李志勇身上依然带着一股子干劲儿,他说他的小本子上记了很多地方,现在可以尽情的和自己的“老伙计”看一看,走一走,耍一耍。